投票率關區議會「正當性」啥事? 文:陳凱文

隨着區選臨近,各路人馬的選舉正宣傳和反宣傳,都在市面湧現。因受法例所限,尚在香港的反對派中人,倒不會像境外的亂港分子一樣,公開呼籲市民不投票或投白票,而是選擇「冷處理」,隻字不提今次區選的相關消息,從而在根本上降低其支持者的投票意慾。畢竟從宣傳的角度而言,愛爾蘭文人王爾德曾說過一句至理名言:「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,便是沒人議論」。

如此的反宣傳策略,建基於西方政治學的所謂「正當性」理論,即:假定被治者的同意或認同,是政府或某項政策具有「正當性」的基礎,同時又假定某場選舉的投票率高度,是反映被治者認同度的指標,所以他們才會積極地進行反宣傳,以此壓低今次區選的投票率,以此證明政府今次的區議會改制,乃至是現屆整個政府領導班子缺乏「正當性」。

正因如此,有人在鼓勵市民在區選中投票時,才會提到今屆區選若是投票率偏低,將會成為反對派質疑選舉代表性和「正當性」的藉口。可是此種鼓勵市民投票的說詞本身,既是迴避了區選的投票率低,是否真是能夠反映這場選舉及其當選人,乃至是現屆政府領導班子缺乏「正當性」,亦是從根本上迴避了對方所提出的所謂「正當性」理論,究竟是否普遍真理的問題。

先說投票率與所謂「正當性」的關係,其實市民投票與不投票,原因可以很多,例如:有些人本來就是政治冷感,平日根本不關心政治和時事,所以選制無論變成怎麼樣,他們都不會去投票,甚至不會登記做選民。事實上,現時我們所說的投票率,是以已登記選民作為基數,合資格但沒興趣登記做選民的過百萬選民,其政治取態如何,現時的投票率根本無法反映。

除了政治冷感之外,沒有時間亦可以不投票的原因,特別是對部分草根階層而言,他們往往周日仍要上班,其工時長之餘,工作內容往往亦涉及重體力勞動。可以說,硬要把投票率的高低,跟當選人乃至選制的認受性掛鈎之人,本身就有着一種小資產階級的傲慢,硬是假定所有人都能跟白領和小資一樣,禮拜日必定有假放,都有閑情逸致跑去票站投票。

另一方面,任何從事過傳媒工作的人,都會知道投票率跟選舉氣氛掛鈎,而影響選舉氣氛的因素,並不只有選舉宣傳的覆蓋率,選舉本身的重要性,參選人本身的知名度,以及選舉競爭的激烈程度,亦是影響投票率高低的關鍵因素。本欄在之前的文章便曾指出:由於港英創立區議會之初,性質上只是地區性諮詢組織,所以在回歸前的區選,各區投票率和整體投票率都不高。

說得直白一點:由於回歸前的區議會,並沒政治實權,市民自然不覺得區選有多重要,因此沒啥投票意慾。反之,回歸後的區選投票率被推高,乃是源於特區政府在推動政改的過程中,乖離了區議會應當是「非政權性區域組織」的《基本法》規定,使之變成了藍黃兩派的政治角力場,為各路媒體提供不少炒作的話題。輿情被炒熱了,兩派支持者的投票意慾,亦自然會因此而被調動起來。

當然,除了區議會有否政治實權之外,當區居民對於市政的依賴程度,亦是影響投票率的重要指標,而縱觀區議會設立以來的歷屆選舉,除了選情受修例風波影響的2019年區選外,選區的階級成份,以及其住宅區的屬性,都會影響投票率,亦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,例如低密度豪宅佔多數的選區,居民需要區議員幫忙的依賴度偏低,投票率便較低;選區位於草根階層佔多的大型公苑,投票率則較高之餘,建制派又會有較多鐵票。

由是觀之,選民本身參與政治的熱情、選民所屬的階級和工作性質、選民對於市政的依賴程度,以及選舉競爭的激烈程度,有多少可供媒體炒作的選舉話題,都是影響區選乃至所有選舉投票率的因素,特別是在當今話題為王的訊息年代,有多少可供媒體炒作的選舉話題,更是影響投票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。是故,投票率頂多只能反映選情有多激烈,所謂投票率反映「正當性」之說,不過是反對派從象牙塔搬一套所謂理論出來,以此忽悠大眾而已。

文:陳凱文

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